來源:通信世界

    作者:宋向東

因特網對於美國人的影響可謂深遠,人們已經將因特網融入于日常生活。在美國,因特網比作人們的生活秘書再恰當不過。消費者尋找當地服務,首先要借助因特網。與美國人生活最為密切的房子、孩子、就職和購車這四個方面的問題,也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尋求資訊來源。由此網路搜索系統也應運而生,現在知名的網站幾乎都提供此類服務,如雅虎、Google和eBay等。

  現在使用者和服務商還可以在大型網站刊登分類廣告,並提供關鍵詞進行網上搜索與比價,同時記錄服務商的地理位置,閱讀其他消費者對此服務商的評價。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將廣告與支付系統組成一體,不僅可以進行網上交易,還提供網上服務,讓消費者感到便捷。目前互聯網發展已嚴重威脅到電話局的電話簿黃頁廣告,對傳統商業行銷模式也帶來了挑戰。

  電子商務勢頭正旺

  由亞馬遜公司領導的網路購物革命,經過10多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在美國的行銷規模日益擴大,根據eMarket最新發佈的美國2000Q1(2000年第一季度)~2008Q1(2008年第一季度)零售業電子商務銷售額數據,2000Q1美國零售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為55.7億美元,佔美國零售業銷售總額的0.8%,到2008Q1這一數字達到了324.1億美元,較2000Q1增長幅度達到481.9%,佔美國零售業銷售總額的3.4%。雖然美國目前經濟低迷,導致零售業銷售總額下降,但美國零售業電子商務近年來始終保持著20%左右的增長速度,線上用戶的購買力度正在逐步加強,可見未來美國零售業電子商務發展前景依然樂觀。

  目前在美國風靡網路商店,不僅進行網上銷售,還可以按照客人意願訂制商品,如Zazzle,該店銷售依據個人喜好的T-shirt、海報和郵票。他們讓顧客挑選要印刷在T-shirt或海報上的圖像,並選定一句話作廣告詞,並保證在24小時內交貨。同時與郵務機器製造商PitneyBowes合作,銷售依據客人要求製作的郵票。郵局希望,個人風格化的郵票能夠使商務郵件變成流行,讓更多人在電子時代樂於利用傳統的郵遞方式傳送祝福如生日卡、節日卡等信件,重新振興郵局業的發展。

  一些貼近人們生活的社區網站相繼出現,如www.craigslist.org網站就是其中之一,現已在450個城市設有站點,居民可在網站上免費張貼自家的售物分類廣告,從而對自家閒置、多餘的東西進行網上拍賣,受到美國居民的歡迎;該網站上還可免費張貼廣告,自行推銷美容、美發、電器修理等服務;公司在網上招聘員工則要付費。該網站會依據個人電腦的固有資訊,將電腦所在地區的網站站點進行鏈結。

  電子商務衍生出的個性網站

  由於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具有個性化的網站也如雨後春筍。不僅提供商品功能、價格評比,還在購買後進行價格追蹤。據紐約時報報道,主要有以下三類:

  專家評論網站

  www.cnet.com網站可對科技產品進行系統分門別類,向用戶提供專家建議,並且會在不同節日、配合不同主題開闢建議專區;此外還設立“依價格購物”專區,消費者可在選定的價格區間查詢價格和功能合適的產品。

  價格評比網站

  www.nextag.com網站研究對象涵蓋範圍很廣,從家電、快速消費品、原材料甚至房貸都包括在內,分時段、時期的對每個範疇的物品進行綜合的價格排名,同時還提供產品價格走勢曲線,供訪問者在選購物品時進行價格參考。

  貼心網站

  priceSpider.com網站可以對商品價格進行比價,在產品價格下跌時,只要登陸該網站輸入產品價格範圍等相關資料,就會主動提醒目前價格的最新狀況。KeepCash.com網站提供各式折扣產品代碼,並列出各零售商的優惠活動資訊。PriceProtectr.com網站即使消費者已經購買產品,還會持續追蹤價格變化,一旦價格低於當時售價,網站便通過電子郵件予以通知,以便消費者向商家爭取退還差價。消費者的操作步驟僅需要將購買商品的相關網頁轉貼到這個網站,該網站將在10天保護期內追蹤價格變化。

  網路搜索又添新內容

  以Google公司為代表的網上搜索引擎使得因特網變成了萬能詞典和萬能顧問,人們幾乎可以利用網路搜索得到任何查詢事物的相關資訊,近來很受人們青睞的搜索引擎,主要由Google、雅虎和微軟等公司提供。

  網路地圖提供了快捷、方便和迅速的行車路徑,有效縮短了人們找尋道路的時間。現在提供的網路地圖已和手機、無線移動設備有機結合,可隨車而行,結合網路地圖和網上搜索,逐漸成為網路市場上的熱點,同時提供商們也開始為地圖搜索功能配上衛星圖像產品,有些搜索引擎還增加了即時交通狀況和地鐵站位置等。

  最近地圖搜索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如Google新近推出的地圖搜索服務,只要從網上下載相應軟體,輸入要查看的地點名稱,就可以像乘直升飛機鳥瞰大地那樣觀看指定地點的三維圖像,效果非常逼真。

  移動公司也開始介入地圖搜索服務,如Sprint-Nextel的手機和黑莓移動裝置(BlackBerry)都已開始提供定位和臨近街區地圖指引服務,用戶甚至可用短信方式告訴親友或家人自己的實際位置。

網路分析提供解決方案

  最近Google率先推出了網路分析服務,可出版商、行銷商透徹了解訪問者對自家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可統計出對網路流量模式與廣告宣傳效果的直觀數據。這項網路分析工具稱為GoogleAnalytics。目前已經翻譯成17種文字版本在全球熱銷,GoogleAnalytics是在廣告追蹤軟體的基礎上演變而來,這必將對眾多商家改善自家網站給予幫助。

  GoogleAnaltics提供的服務包括訪問者個體的相關資訊,如訪客來自何地、網站哪些鏈結引進的點擊率最高,訪客瀏覽了哪些網頁以及在網站上停留多長時間。在網站的運營模式上提供的服務包括,賣出了哪些商品以及消費者在結帳過程中由於哪個環節放棄了交易等。同時可借此工具來分析其他網站上的廣告績效,把投資報酬統計所需的成本資料載入運算程式,可以讓廣告商立刻得知刊登關鍵字廣告花費的費用,以及賺取的利潤,廣告商將利用統計數據將廣告支出效益最大化,並提取出投放廣告收效最好的相關網站

  目前提供網路分析服務的公司還有Wehsidestory、WebTrends、ClickTracks、Omniture等。

  網路圖書市場日益紅火

  現在亞馬遜、微軟、雅虎和Google等網路巨頭紛紛推出網上圖書服務。Google率先推出紐約市圖書館和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牛津大學圖書館的無版權藏書掃描網站,免費供人上網閱讀。

  同時美國網上圖書服務也包括有償服務,有償網上圖書的支付模式可以讓讀者支付幾美分,購買圖書的單頁或部分章節,還可以讓讀者付出約十分之一的書價,購得該書的永久閱讀權,以上兩種方式均支援下載。網上圖書的出租或訂書購買都是在圖書搜索引擎指引下進行,操作非常方便快捷,因此網上圖書業務很受人們的青睞。

  下一代因特網的部署

  由於現在的因特網是IPv4,隨著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壯大,IP地址已明顯不夠使用,所以早在1996年10月,美國政府就宣佈啟動“下一代互聯網NGI”研究計劃,其核心是互聯網協議和路由器。美國政府決定2008年6月就要讓因特網具有IPv6功能,計劃在2008年底前,將全面採用下一代因特網,即IPv6。

  對於因特網而言,升級到IPv6主要的挑戰是如何將新協議整合到原有的網路設備中,與MPLS搭配使用的路由器及作業系統很容易升級為一個IPv4/IPv6雙堆疊環境(dual-stackenvironment),但如果不能架設雙堆疊環境,就需要網關(gateway)來完成IPv6及IPv4的相互傳譯。

  最近朗訊公司與環球電信公司(GlobalCrossing)宣佈,將進行最新的IPv6系統的全球部署行動,環球電信公司已經著手對MPLS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用以支援IPv6。近日Verizon公司也宣佈,將在公司全球的公共IP網路中部署IPv6,部署工作預計在2008年左右完成。VerizonBusiness在公共IP網路上部署IPv6的第一階段工作是在2004年開始,將在2008年完成北美地區的部署工作,並且在2008年底到2009年部署亞太和歐洲地區,公司將會共同運營IPv6和IPv4的同時,在網路接入點上部署了IPv6。

  差距有待縮小

  若深入到美國社會,就會深切感到美國因特網的發達與普及,同時體會到我國因特網雖然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較美國相比,差距依然存在。

  中國的寬帶布網普及率也不及美國。市場調研公司Parks Associates稱,到2007年底,有超過6千萬個美國家庭通過寬帶連接互聯網,這約佔美國家庭數量的55%。而在2006年底,只有5千萬個美國家庭用上了寬帶,發展勢頭逼人。而據市場調研公司Dittberner Associates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固話寬帶用戶數達到7160萬戶,同比增長28%,從而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固話寬帶用戶市場。與此同時,美國固話寬帶用戶數達到7020萬戶,同比增長12%。中美兩國寬帶用戶發展速度相比,顯然中國的腳步更快。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中國人口基數遠遠大於美國,在寬帶普及率方面卻低於美國,這就說明,在互聯網發展的道路上,美國顯然已經進入發達國家的快車道,而中國則仍然需要成長中求發展。

  可以看到,我國互聯網發展方向主要以娛樂為主,其發展水準仍處於初級階段。光靠這些娛樂性的網上應用並不足以讓互聯網成為社會的核心基礎設施,倡導互聯網的商業價值,挖掘潛在商業運作模式應該成為主攻方向。但目前,娛樂性應用和商業應用在互聯網的佈局佔比依然懸殊。

  互聯網的美國應用

  美國的教育、商務、政府等方面的內容在互聯網應用很多,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其運作模式以求發展,從下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現在互聯網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發動機。

  美國互聯網用戶上網動機更傾向上傳東西,而中國則多是下載。美國隨著網路普及,上網族群對網路世界愈來愈熟悉,已漸漸捨棄AOL.com、Yahoo.com等門戶網站,轉而根據想要搜尋的內容直接造訪特定網站,而網站為適應這一趨勢,也對功能進行了細分。

  美國因特網應用是建立在國家基礎設施數字化的基礎上。現在我國網路搜索也出現了一些表現優異的搜索網站,以百度為代表,但我國數字化程度相對較好的領域還局限于科技文獻搜索等方面,而和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數字化有待提高的領域,其表現就很難令人滿意。如在北京上網去搜尋北京地區的郵票市場、風箏市場等資訊,那就很難找到。在首都北京尚且如此,在外地就更可見一般了。

  因特網科技創新,美國給人印象深刻。如社區網站突然壯大、VoIP、IPTV風起雲湧、手機網站也層出不窮,這些都讓人們領略到科技創新的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yanhsu 的頭像
    jayanhsu

    jayanhsu

    jayan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